DSP、STM32、ARM、51单片机和FPGA解析及比较
搞嵌入式,物联网相关的朋友们可能将这些硬件的一些技术栈混淆,本文将大致对此进行梳理:
对比ARM与其他架构
Cortex-M系列与其他系列的对比
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应用特定集成电路)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MCU)
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选择哪种技术取决于项目的具体需求、成本预算、以及性能要求。
开发环境相关:
IAR Embedded Workbench 是一款专业的嵌入式开发工具,由IAR Systems公司开发。它支持超过30种不同的微处理器家族,包括ARM、AVR、MSP430、RX、STM8等。这个开发环境非常流行,因为它提供了全面的开发工具链,包括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和调试器,旨在提高编程效率、代码质量和简化开发流程。
适用场景:
IAR Embedded Workbench 的用户界面直观,配有丰富的文档和用户指南,使得即便是新手也能够上手使用。然而,由于它的专业性,这款工具的使用可能需要相对较高的学习曲线,特别是对于那些习惯使用免费或开源工具的开发者。此外,它是商业软件,需要购买许可证才能使用其完整功能。
当您从一个软件开发环境(IDE)如IAR Embedded Workbench转换到另一个环境如Texas Instruments的Code Composer Studio (CCS)时,将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IAR和CCS都是用于开发嵌入式系统的IDE,但它们有不同的用户界面、特性和工具链,这可能导致在习惯了一个环境之后,转换到另一个环境时感到不适。
Code Composer Studio(CCS)是Texas Instruments(TI)开发的一个集成开发环境,主要针对其自家的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CCS包括了一个代码编辑器、编译器和调试器等多种工具。在过去,CCS的用户界面和友好程度可能不如其他一些IDE,这可能是因为TI的主要专长在硬件而非软件工具上。
例如,程序导入在IAR中可能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过程,而在早期版本的CCS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手动设置。在变量观察、实时调试和烧写Flash等方面,IAR可能提供了更加傻瓜化和直观的操作流程。
TI意识到这些用户体验上的差异,并在后续的CCS版本中不断进行改进。CCSV4是一个在用户体验方面做了显著改善的版本,提供了更好的界面和更丰富的功能。不过,由于网上关于CCS3.3的资料更多,用户社区对这个版本也更加熟悉,对于新用户来说,开始时使用CCS3.3可能会更容易找到帮助和支持。
从IAR转移到CCS可能会有一个学习曲线,因为需要适应不同的操作方式和界面布局。不过,随着TI对CCS的持续改进,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特别是在新版本的CCS中。对于新用户,建议先熟悉网上资料较多的版本,如CCS3.3,然后逐渐过渡到更新的版本。
DSP开发相关
在复杂的嵌入式系统或DSP应用中,对内存的细粒度控制非常重要。可能由于性能要求,你需要将数据放在最快的内存中;或者你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硬件的内存映射约束;亦或者是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最大化有限的内存资源。
标准 CMD 文件提供了一个默认的内存布局,适合大多数应用场景,并且确保了程序能够正确地运行。作为初学者,通常不需要修改这个文件。但是,随着你对系统的要求变得更加特定,你可能需要修改 CMD 文件来满足你的需要。
CMD 文件在 Texas Instruments (TI) 的工具链中特别重要,它是一种链接器命令文件,用于定义程序的内存布局。简单来说,CMD 文件告诉链接器如何把你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映射到目标芯片的物理内存中。
在更多传统的单片机(如AVR、PIC)或ARM Cortex系列中,内存分配通常由编译器和链接器自动管理,开发者往往不需要过于关注内存布局细节。但是,在使用TI的工具链时,CMD 文件让你能够精确地控制这一过程,提供了更高的灵活度。
主要功能包括:
-
内存区域定义:在 CMD 文件中,你可以定义各种内存区域,如代码段(通常烧写到 FLASH 中)、数据段(存放在 RAM 中的全局变量)、堆栈和BOOT ROM等。
-
段到内存区域的映射:你可以指定特定的代码和数据段映射到定义好的内存区域。这样,链接器就知道应该把程序的哪一部分放在芯片的哪个物理地址上。
-
控制特定数据的放置:如你提到的数据表格,如果需要将其放置到特定的内存地址或类型的内存(比如速度更快的内存),CMD 文件可以用来指定这些特定的放置需求。
-
堆栈和堆的大小:在 CMD 文件中,你还可以定义运行时栈(stack)和堆(heap)的大小,这对于优化内存使用和防止栈溢出非常重要。
-
符号地址分配:有时候,你需要将特定的变量或函数放置在固定的地址,CMD 文件也可以用来实现这一点。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你需要进行这些特殊的内存分配,就必须了解如何编辑和配置 CMD 文件。这通常涉及到对嵌入式系统内存结构和编程的深入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是先从标准的 CMD 文件开始,随着经验的积累,再逐渐学习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修改它。
Texas Instruments 在其库文件中广泛使用了联合(union)、结构(struct)和位域(bitfield),这是对硬件寄存器进行抽象的一种常见方法。这些结构允许开发者以高级语言的方式访问和控制硬件的特定位。
联合(Union)允许在相同的内存位置存储不同的数据类型。在寄存器映射中,这允许以不同的方式访问相同的寄存器,例如,作为单个32位的数,或者分成两个16位的数。
结构(Struct) 定义了一个包含多个成员的数据类型,这些成员可以是不同数据类型。在嵌入式编程中,结构通常用于表示寄存器的布局。
位域(Bitfield) 是结构中的一个特性,允许程序员访问结构或联合中变量的单个位或位组。这在嵌入式系统中非常有用,因为硬件寄存器中的每一位通常都有特定的功能。
关于地址映射,TI使用特殊的编译器指令和命令文件(CMD文件)来控制内存的布局。CMD文件用于定义程序的内存映射,包括各种段(如代码段、数据段)的大小和位置。
#pragma DATA_SECTION 指令是告诉编译器将后面的数据或者函数放在特定的内存区域。CMD文件中会有详细定义这些段的地址范围。
例如:
#pragma DATA_SECTION(myVar, ".mySection")
这行代码会将myVar
变量放到CMD文件中定义为.mySection
的内存区域。
要理解和熟悉这些概念,确实需要对C语言有相当的了解,尤其是嵌入式系统的编程。如果你不熟悉这些概念,阅读和理解C语言的书籍和文档将会非常有帮助。此外,研究TI提供的示例代码和库文档可以帮助你更快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是如何应用于具体的硬件寄存器编程的。
选择TI的DSP还是STM32等微控制器,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优先级。如果项目需要专业的处理能力、高可靠性和较高的性能,TI的DSP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成本敏感、需要快速开发和广泛社区支持的项目,STM32等微控制器可能更为合适。
作者:蓝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