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设计基于单片机环境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系统
**
文章目录
前言 概要 功能设计 设计思路 软件设计 效果图 程序 文章目录
前言
💗博主介绍:✌全网粉丝10W+,CSDN特邀作者、博客专家、CSDN新星计划导师,一名热衷于单片机技术探索与分享的博主、专注于 精通51/STM32/MSP430/AVR等单片机设计 主要对象是咱们电子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希望您们都共创辉煌!✌💗
👇🏻 精彩专栏 推荐订阅👇🏻
单片机设计精品实战案例✅
感兴趣的可以先收藏起来,还有大家在毕设选题,项目以及论文编写等相关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咨询,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概要
基于单片机环境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系统的设计概要可以归纳如下: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旨在通过单片机技术实时监测和记录环境空气质量,特别关注温度、湿度、PM2.5浓度、CO2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系统不仅具备高精度的检测能力,而且通过内置的智能算法处理数据,为用户提供直观、准确的空气质量信息和健康建议。
二、系统组成
单片机控制模块:选用性能稳定的单片机,如STM32或AT89S52系列,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及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传感器模块:
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PM2.5传感器:如SDS011型号,用于精确测量空气中的PM2.5浓度。
CO2传感器:例如MH-Z14A型号,用于监测空气中的CO2浓度。
(可选)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传感器:如MQ-4等型号,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的其他有害物质。
数据处理模块:对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滤波、A/D转换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显示模块:采用LCD或OLED显示屏,实时展示检测到的各项空气质量参数。
通信模块(可选):配备Wi-Fi或蓝牙功能,实现与手机APP或远程监控中心的通信,便于用户远程查看和控制。
三、系统功能
实时检测:持续监测并显示温度、湿度、PM2.5、CO2等空气质量参数。
阈值报警:用户可自定义各项参数的报警阈值,当数据超标时,系统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提醒用户。
数据存储:将所有检测到的数据保存在SD卡或其他存储介质中,便于后续分析。
远程控制(可选):用户可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远程访问系统数据和控制系统运行。
四、系统特点
高精度:采用高性能传感器和单片机,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实时性:能够即时反映空气质量变化,保障数据的时效性。
智能化:内置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供直观的空气质量报告和健康建议。
易用性:简洁的用户界面和远程控制功能使得操作更为便捷。
综上所述,该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和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等多种环境,旨在提升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认知,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功能设计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实现通过甲烷气体传感器检测室内甲烷浓度
实现通过甲醛气体传感器检测室内甲醛浓度
实现甲烷浓度或甲醛浓度超标蜂鸣器报警
实现甲烷浓度或甲醛浓度超标电机转动,实现通风
实现甲烷浓度或甲醛浓度超标继电器闭合,实现净化空气
实现通过LCD1602显示甲烷和甲醛浓度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单片机系统相关研究资料,认真阅读文献,为研究做准备;
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分析、具体试用等方法,发现单片机系统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比较分析法:比较不同系统的具体原理,以及同一类传感器性能的区别,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软硬件设计法: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具体硬件实物,最后测试各项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软件设计
本系统原理图设计采用Altium Designer19,具体如图。在本科单片机设计中,设计电路使用的软件一般是Altium Designer或proteus,由于Altium Designer功能强大,可以设计硬件电路的原理图、PCB图,且界面简单,易操作,上手快。Altium Designer19是一款专业的整的端到端电子印刷电路板设计环境,用于电子印刷电路板设计。它结合了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多种管理及仿真技术,能够很好的满足本次设计需求。
Protues也是在单片机仿真设计中常用的设计软件之一,通过设计出硬件电路图,及写入驱动程序,就能在不实现硬件的情况进行电路调试。另外,protues还能实现PCB的设计,在仿真中也可以与KEIL实现联调,便于程序的调试,且支持多种平台,使用简单便捷。
————————————————
效果图
程序
#include <reg52.h> //调用单片机头文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无符号字符型 宏定义 变量范围0~255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无符号整型 宏定义 变量范围0~65535
#include <intrins.h>
sbit K1=P1^0;
sbit K2=P1^1;
sbit K3=P1^2;
sbit K4=P1^3;
sbit beep = P1^7;
sbit SH = P3^5;
sbit ST = P3^6;
sbit DS = P3^7;
uchar num_jin;
uchar num_chu;
uchar num_car;
#include "lcd1602.h"
/***********************1ms延时函数*****************************/
void delay_1ms(uint q)
{
uint i,j;
for(i=0;i<q;i++)
for(j=0;j<120;j++);
}
void write_74hc595(unsigned int num)
{
int i;
ST = 0;
for(i=0; i<16; i++)
{
SH = 0;
if (num & 0x0001)
{
DS = 1;
}
else
{
DS = 0;
}
SH = 1;
num >>= 1;
}
ST = 1;
}
unsigned int num_2_led(unsigned int num)
{
int i;
unsigned int ret=0;
if (num > 16)
return 0xFFFF;
for(i=0;i<num;i++)
{
ret |= 1<<i;
}
return ret;
}
/***************主函数*****************/
void main()
{
init_1602();
write_string(1,0,"Jin: Chu:");
write_string(2,0,"Car: P:");
write_sfm2(1,4,num_jin);
write_sfm2(1,12,num_chu);
write_sfm2(2,4,num_car);
write_sfm2(2,12,16-num_car);
write_74hc595(0);
while(1)
{
key();
}
}
文章目录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 言 1
1 控制系统设计 2
1.1 主控系统方案设计 2
1.2 传感器方案设计 3
1.3 系统工作原理 5
2 硬件设计 6
2.1 主电路 6
2.1.1 单片机的选择 6
2.2 驱动电路 8
2.2.1 比较器的介绍 8
2.3放大电路 8
2.4最小系统 11
3 软件设计 13
3.1编程语言的选择 13
4 系统调试 16
4.1 系统硬件调试 16
4.2 系统软件调试 16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1 总体原理图设计 20
附录2 源程序清单 21
致 谢 25
作者:QQ192849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