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聚集风险监测预警建设应用
01 政策背景
2023年10月,国家应急管理部印发《基于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聚集风险监测预警建设用指南 》,要求危化企业在建设人员定位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人员定位的精度,开发聚集预警模型算法,加强人员聚集风险的控制,不断优化和升级安全风险的智能化管控平台的相关模块,有效地防控高危区域的现场人员聚集风险。
02 政策解读
人员聚集预警是人员定位系统的新场景、 新功能。建设指南主要应用要求如下:
人员聚集:危险化学品企业人员在厂区任意位置和一定范围 (半径不超过 15 米)聚集的行为及其持续的(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
人员聚集预警区: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厂区范围,包含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区 (含 管廊 )构成重大危险源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特殊作业区域以及存在检维修作业的区域 。
静默区域:特殊情况及特殊时间段设立的不产生预警信息的区域。
预警阈值:指人员聚集的人数上限、持续时长及聚集半径。
03 功能扩展
针对于新场景的需求,我司定位系统功能扩展如下:
3.1 聚集区告警提示
通过人员聚集风险研判,实现企业聚集预警区域范围内,任意位置的人员 聚集风险实时监测。企业及时告知:警示聚集区内人员,分散聚集人员,特别是当人员聚集风险预警区域周边同时存在可燃气、有毒报警时,聚集区人员应立即分散撤离至安全处;对于确需人员聚集实施有关作业的,应研判风险、完善措施、加强管控,并持续保持预警状态直至人员分散。
3.2 建立聚集风险预警模型
建立人员聚集风险预警模型, 实时监测任意位置的人员聚集风险 ,分析展示人员聚集数量和人员信息清单,记录人员聚集的区域、时 长,可对一个月内人员聚集情况进行回放。
3.3 预警分级
企业按照三人、六人及以上,结合区域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合理判断聚集风险等级。按预警区域内3人为黄色,4到6人(含本数)为橙色,6人以上为红色进行警示。
3.4 预警管控
结合人员聚集风险研判功能,建立聚集风险分级预警运行机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多种形式的预警推送和可视化展示,以便及时响应、跟踪与处置。
3.5 设置静默区
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如交接班期间、上下班期间),会出现人员聚集情况,系统可能产生大量不必 要的预警,需要在特定场景中划定的区域、静默时段或其两者结合,不产生预警信息,可以通过可视化方式体现人员流量密度。
3.6.算法要求
人员聚集风险模型所需的数据采集间隔不大于10秒、延时不超过5 秒、模型计算周期不大于30秒。人员聚集风险模型所需的数据采 集间隔不大于10秒、延时不超过5 秒、模型计算周期不大于30秒。
作者:纵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