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8266、ESP32与STM32定位对比及选型指南(图表详解)

一、ESP8266/ESP32/STM32定位对比
维度 ESP8266 ESP32 STM32
芯片定位 单芯片 Wi-Fi 解决方案(专注物联网) Wi-Fi + 蓝牙双模物联网芯片(多功能) 通用型微控制器(MCU,无内置无线模块)
核心架构 单核 32 位 Tensilica L106 处理器 双核 32 位 Tensilica Xtensa LX6 处理器 32 位 ARM Cortex-M 系列(M0/M3/M4/M7 等)
无线功能 仅 Wi-Fi(802.11 b/g/n) Wi-Fi + 蓝牙 4.2/BLE(部分型号支持蓝牙 5.0) 无,需外接无线模块(如 Wi-Fi、蓝牙、4G 等)
处理性能 主频 80-160MHz,资源有限(16MB Flash,iram 约 320KB) 主频 240MHz,双核,内存更大(4MB Flash,iram 约 520KB) 主频 48-400MHz+,内存 / 外设资源丰富(支持 DMA、FPU、DSP 等)
功耗 低功耗模式(深度睡眠电流约 20μA) 低功耗模式(深度睡眠电流约 5μA,支持更多省电模式) 功耗范围广(取决于型号和工作模式,需搭配外部电路优化)
成本 最低(模块价格约 2-5 美元) 中等(模块价格约 5-10 美元) 中高(芯片价格约 1-20 美元,需外接无线模块增加成本)
外设/接口 GPIO、UART、SPI和I2C、PWM等基本接口,只有一个10位ADC引脚 更多的GPIO引脚、外围接口和传感器接口,包括ADC(模数转换器)、DAC(数模转换器)、I2C、SPI、UART、PWM(脉宽调制)等 具体取决于型号,包括UART、SPI、I2C、CAN、USB、以太网等。
开发生态 Arduino、ESP-IDF(轻量级) Arduino、ESP-IDF(功能更全面) 支持 Keil、IAR、STM32CubeIDE,生态成熟,外设驱动丰富
典型应用场景 低成本 Wi-Fi 物联网等常供电设备(智能插座、传感器节点) 智能音箱、穿戴设备(需蓝牙 + Wi-Fi)、物联网网关等需要无线连接的设备,需电池供电的设备 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高精度仪器、电机驱动等
二、选型整理
1. 成本优先场景(如低价智能硬件)
  • 选 ESP8266,牺牲蓝牙功能,聚焦 Wi-Fi 连接,适合 “单设备配网 + 云端通信” 的简单场景。
  • 2. 功能复合场景(如需要蓝牙配网 + Wi-Fi 传数据)
  • 选ESP32,一次开发满足多连接需求,适合 “手机 APP 配网 + 设备本地交互 + 远程控制” 的产品(如智能音箱、运动手环)。
  • 3. 高性能 / 工业场景(如需要实时控制、多外设协同)
  • 选 STM32,搭配外部无线模块(如 ESP8266/ESP32 作为从模块),适合 “强控制 + 弱通信” 的复杂系统(如工业物联网网关、机器人控制器)。
  • 作者:OPUT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ESP8266、ESP32与STM32定位对比及选型指南(图表详解)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