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师必备: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指南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物联网(IoT)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它将物理世界、信息网络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传感器、节点设备、云计算平台和应用软件日益壮大。因此,对物联网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可视化、决策等,成为企业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制造等各个环节所需的必备技能。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掌握这一领域的技术知识仍然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物联网技术,提升自身能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组织选择向专业的IT咨询公司订购服务,由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作为专业人士,如何有效地利用物联网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读者呈现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核心技术内容:

⒈ 数据采集与传输协议 ⒉ 数据预处理 ⒊ 数据存储及查询 ⒋ 数据分析方法论 ⒌ 可视化技术 ⒍ 智能分析工具 除了这些核心技术之外,还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各项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方式和局限性。希望通过这样的技术分享,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核心技能,进一步开拓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文章将分成如下6章:

  1. 数据采集与传输协议
  2. 数据预处理
  3. 数据存储及查询
  4. 数据分析方法论
  5. 可视化技术
  6. 智能分析工具

    一、数据采集与传输协议

    1.1 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协议(OPC-UA)

    OPC Unified Architecture (OPC UA) 是一种基于统一架构的企业通信数据标准。它定义了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方式、数据类型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以实现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的相互通信。OPC UA 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轻量级的分布式工业数据模型,可以用来自动化地收集、存储和共享不同类型、来源、时序的工业数据。目前,主要有三种设备数据采集协议适用于 OPC UA:

⒈ BACnet/IP: BACnet 是美国国防部于 1984 年推出的一种远程监控和控制协议,属于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通信协议。BACnet/IP 是 BACnet 协议在 IP 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并提供了设备发现和配置功能。当 BACnet/IP 协议被用于物联网设备中时,设备可通过发送和接收 BACnet 报文来实现数据交换,从而实现数据采集。

⒉ Modbus/TCP: Modbus 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串行总线、以太网或其它串行接口上进行信息交换,用于各种需要用到点对点通讯的应用场合,如火灾监控、电能表读数采集、工业控制器数据采集等。Modbus/TCP 是 Modbus 协议在 TCP/IP 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并提供了设备发现和配置功能。当 Modbus/TCP 协议被用于物联网设备中时,设备可通过 Modbus 报文与其他 Modbus 设备实现数据交换,从而实现数据采集。

⒊ OPC DA: OPC Data Access (OPC DA) 是一种用于从多个异构设备系统中访问和读取数据的方法,其采用简单且标准的接口,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数字照明系统、过程试验系统、工业设施数据采集等多种应用场景。在物联网领域,OPC DA 协议可用于实现设备数据的采集。OPC UA 的数据采集协议也可以通过 OPC DA 来实现。

1.2 MQTT 协议

MQTT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是物联网设备间数据通信的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它是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的高级通信协议,旨在促进低带宽和低延迟的机器到机器 (M2M) 通信。MQTT 支持多平台、多语言,并通过订阅主题(Topic)的方式来接收数据。MQTT 可以认为是一个轻量级的、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代理(Broker),它支持 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可以在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建立安全、可靠、可伸缩的连接。

MQTT 可以看作是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的事实上的事实标准,因为它已成为 IoT 数据采集的事实标准协议,并且它也具有良好的跨平台、跨语言特性,同时它也具有成熟的实施和部署经验。而且,由于 MQTT 天生的轻量级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在低端资源受限的设备中运行。

二、数据预处理

2.1 时序数据处理

2.1.1 时序数据的特点

时序数据通常有三个特征:

  1. 时间:每个数据记录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戳,通常是按照日志时间或者绝对时间戳的形式记录;
  2. 空间:时序数据往往含有坐标信息,描述记录发生位置的维度信息,比如在一台服务器的磁盘阵列上产生的 IO 请求信息;
  3. 顺序性:时序数据往往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生成的,例如磁盘 IO 操作请求、CPU 使用率的监控数据等。

2.1.2 时序数据分析流程

时序数据的分析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1. 数据采集:即获取原始数据,这里的原始数据一般是指原始的测量数据、信号数据、日志数据等;
  2. 数据清洗: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转换、规范化等操作,去除噪声、缺失值、异常值等;
  3. 数据分析:即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关联分析等。

时序数据分析流程示意图如下:

2.2 文本数据处理

2.2.1 文本数据特点

文本数据通常有两个特征:

  1. 变量数量少:通常只有少量的变量(如标称变量或有序变量)、少量样本(条目)和较大的文本长度(MB级别)。
  2. 不定长文本:不像图片或音频数据那样有固定的尺寸和形状,文本数据可以是任意长度的。

2.2.2 文本数据分析流程

文本数据的分析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1. 数据采集:即获取原始文本数据,这里的原始文本数据可能是用户输入的内容、搜索结果、广告、社交媒体内容等;
  2. 数据清洗:即对原始文本数据进行清理、转换、规范化等操作,去除噪声、格式错误、语义噪声等;
  3. 数据抽取:即对清洗后的文本数据进行内容提取,从文本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如实体识别、情感分析、意图识别、关键词提取等;
  4. 数据分析:即对提取的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特征提取、分类、聚类、机器学习等。

文本数据分析流程示意图如下:

2.3 传感器数据处理

2.3.1 传感器数据特点

传感器数据通常有三个特征:

  1. 大量数据:传感器每秒钟产生大量数据,且数据格式比较复杂,具有丰富的时间、空间、环境信息;
  2. 模式多样:传感器可以从各种模态采集数据,如光电信号、环境信号、压力、温度、湿度、震动、加速度等;
  3. 网络传输:传感器数据具有对外传输功能,具有带宽、延迟要求。

2.3.2 传感器数据分析流程

传感器数据的分析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1. 数据采集:即获取原始传感器数据,这里的原始传感器数据可以是由传感器硬件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下载的数据等;
  2. 数据清洗:即对原始传感器数据进行清理、转换、规范化等操作,去除噪声、异常值、缺失值等;
  3. 数据分析:即对清洗后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特征提取、聚类、预测、分类等;
  4. 数据可视化:即通过可视化工具将数据呈现出来,方便观察、分析和处理。

传感器数据分析流程示意图如下:

三、数据存储及查询

3.1 NoSQL 数据库

NoSQL (Not only SQL) 数据库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其特点是 schemaless,即不依赖于预先定义的表结构。它是键值对数据库中的一种类型,所有的值都是动态类型。NoSQL 数据库有很多种,最流行的是 MongoDB 和 Cassandra,两者均支持分布式、水平扩展等优势。

MongoDB 是 NoSQL 数据库的一种,它提供了高性能、高可用、分布式的数据库功能。其优点是支持丰富的数据结构,比如文档、数组、对象,查询速度快,并且具备完整的索引功能。

3.2 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

Hadoop 是一个开源的框架,用于分布式存储和处理大数据。Hadoop 自带的文件系统 (HDFS) 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支持多块磁盘存储,能够很好地处理 PB 级大小的文件。它在存储、处理、检索数据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3.3 Apache Hive 数据仓库

Apache Hive 是基于 Hadoop 的数据仓库工具。它可以将结构化数据存储在 HDFS 中,并提供 SQL 查询功能。Hive 可以快速地分析海量数据,并且支持 ACID 事务机制,可以保证数据一致性。Hive 通过 MapReduce 实现对数据的并行处理,因此 Hive 更擅长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

四、数据分析方法论

4.1 数据质量评估

数据质量评估主要依据五个指标进行评估:

  1. 正确性:指数据是否满足相关业务需求,是否符合预期;
  2. 完整性:指数据是否有缺失值、重复记录、错误记录、无效记录;
  3. 合规性:指数据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是否符合公司、国家政策;
  4. 时效性:指数据是否过期、过早、过晚、不准确、不准确;
  5. 测试有效性:指数据是否经过测试验证,数据质量是否达到设计目标。

数据质量评估是一门学问,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统计学、法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但评估数据质量有助于分析数据是否具有必要的价值、是否适用于某些特定任务、是否存在问题。

4.2 数据分析方法论

数据分析方法论是一套完整的分析工作流程,它从数据获取、数据准备、数据分析、数据展示、数据建模到结果输出等多个方面,全面、客观地阐述了数据分析的整个生命周期。它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1. 数据获取:这个环节包括获取数据的初始来源、数据获取方式、数据采集频率、数据采集效率、数据使用权限等。
  2. 数据准备:这个环节包括数据清理、数据规范化、数据变换、数据重组等。
  3. 数据分析:这个环直包括数据的探索性分析、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的决策支持分析等。
  4. 数据展示:这个环节包括数据的报告输出、数据可视化输出等。
  5. 数据建模:这个环节包括数据的概括、归纳、分析、建模等。
  6. 模型评估:这个环节包括模型评估标准、模型评估方法、模型评估结果等。
  7. 结果输出:这个环节包括结果的评价和后续改进建议等。

数据分析方法论作为数据分析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使得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的需求、目的、意义、挑战、步骤、过程和结果有全面的认识。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架构师必备: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指南

发表评论